学习卡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水资源问题需重点考量

日期:2025-10-13 15:50:44 / 人气:6



水是生存与文明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以及水环境治理工作,建成了一批跨流域跨区域的重大引调水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将水资源问题纳入考量范围。下面,让我们一同学习如何治水、节水、护水。

以“四定”为原则,合理规划水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这是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体现。我国不同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各地需依据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土地开发利用、人口规模以及产业发展布局。在北方缺水地区,要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的扩张,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而南方丰水地区则要注重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支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遵循“四定”原则,实现水资源与城市、土地、人口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践行节水优先,推动全社会节水行动

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水资源总量有限,且时空分布不均,因此要将节水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各个领域。在农业领域,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工业领域,鼓励企业采用节水技术,如循环水利用、水肥一体化等,降低单位产值的耗水量;在城镇领域,加强供水管网改造,降低漏损率,普及节水器具,如节水马桶、节水龙头等,同时积极推广非常规水利用,如再生水、雨水等。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水资源从粗放利用向集约节约利用转变。

坚持系统治水,协同推进各要素治理

水资源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协同发力。要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综合考虑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等各要素。一方面,要加强水灾害防治,完善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应对极端降水等灾害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水资源节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维护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此外,还要加强水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改善水环境质量。通过系统治理,实现“四水共治”,让河湖恢复生机与活力。

建设国家水网,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

建设现代化国家水网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关键举措。以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四大水系为依托,以引江济淮、南水北调等重大引调水工程为骨干,加强联网、补网、强链工作,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国家水网的建设将实现水资源在跨流域、跨区域之间的科学配置,提高水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支撑。例如,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状况,保障了1.76亿人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作者:杏彩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