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考研失败后,她靠 “反套路北欧游” 年入百万
日期:2025-07-12 15:03:10 / 人气:6

在国内经历两次考研失败后,迟鱼并未陷入迷茫。在无人托举的困境中,她先通过工作积攒资金与人脉,随后奔赴瑞典攻读人类学硕士。在北欧的学习和生活时光里,她敏锐地察觉到这里蕴藏着大量尚未被充分挖掘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时,她也精准捕捉到北欧旅游市场的缺口:“北欧大部分旅游团安排的行程无法满足人们对深度文旅体验的需求。” 于是,迟鱼组建起一支 12 人团队,开启了北欧深度文旅体验项目,并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旅品牌 ——EXP 指北指南。
为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项目设置了三种特色体验模式:一是农场沉浸式体验,让游客深度融入当地农场生活;二是主题旅行团,围绕特定主题展开旅行;三是私人定制线路,根据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规划行程。在服务模式上,他们创新性地采用 “Host” 理念,Host 以朋友的身份陪伴游客,带游客深度体验当地生活,前往本地人下班常去的地方,还会安排游客到本地家庭住宿。这种差异化的体验赢得了市场的广泛青睐,项目启动一年便实现营收百万。
市场调研 “三板斧”
为深入了解北欧文旅市场环境、目标客户群体需求等关键信息,迟鱼采用了三种策略,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市场调研。
一是在社交平台发布创业想法,收集大众反馈。刚起号时,迟鱼发布了一条帖子,详细说明自己想要开展的体验项目内容,并询问是否有人愿意参加,这条帖子吸引了四组客人主动添加微信咨询。此外,她发布团队成员招募帖并阐述自身品牌理念后,陆续收到 50 多条求职私信。这些积极的反馈让她看到,有不少人愿意为她的创业项目付费,也有不少人愿意加入她的创业团队,这极大地增强了她对创业项目的信心。
二是结识资源丰富的本地生活者。在这半年里,迟鱼频繁出入各类场所,不断探索周边优质的文旅体验项目,积极与相关行业人员沟通交流。幸运的是,她在此过程中找到了两位投资人,他们不仅在资金上给予支持,还在她难以触及的资源方面提供了帮助。在社交活动中,迟鱼也收获满满。圣诞月,教授组织学生到家中喝热红酒,迟鱼借此契机认识了一位学姐。这位学姐已在北欧生活十几年,其丈夫是瑞典人,拥有丰富的当地资源,两人一拍即合,学姐成为了迟鱼的合伙人。另外,迟鱼在哥本哈根奶茶店打工的朋友带她认识了奶茶店老板娘,老板娘又将她引荐给丹麦的农场主,迟鱼与农场主达成合作,成功推出了丹麦的沉浸式农场体验项目。
三是开展实操调研,推出小型体验项目,邀请目标客户参与,并根据客户反馈进行优化调整。起初,他们设计了一些传统的北欧旅行线路,这些线路在平台上一搜就能找到,但最终没有一条顺利成型。迟鱼观察发现,北欧文旅市场竞争激烈,当前有 6621 家旅行社,其中华人经营的旅行社不在少数,大型华人旅行社不超过 5 家,以提供 B2B 服务为主,中小型华人旅行社则超过 50 家,部分旅行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业务主要集中在挪威和冰岛。然而,市场上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绝大部分旅行社将客户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让客户马不停蹄地周转于北欧各个城市的著名景点,进行 “打卡式” 观光游览。这些成立较早的旅行社已开发出完整的著名景点线路资源和服务,迟鱼若选择走同样的路子,将毫无竞争力。而且,部分客户反映,他们不需要如此密集的行程,也不满足于景点打卡,希望在跟团体验经典特色项目的同时,能有自由行动的时间。
于是,迟鱼抓住市场空白,聚焦差异化体验:别人提供景点观光,她就提供深度文化体验;别人提供 “保姆式服务”,她就提供 “朋友式陪伴”;别人安排密集行程,她就给予客户自由探索的机会。以一周农场沉浸式体验项目为例,迟鱼要求农场主在一周当中为客户提供两项独特的体验项目,其余时间客户可自主行动,或选择继续跟随农场主体验其日常生活,或自行安排其他活动。
项目初期,迟鱼将目标客户定位为 18-40 岁的华人群体。但项目落地后,她发现实际客户以三十岁左右、有海外生活经历的女性群体为主,且大部分接受过国际教育。迟鱼反思道:“可能和我们的宣传渠道单一有关,目前我们只有小红书一个宣传渠道。” 但她并不打算扩大受众范围,因为现有的客户群体素质高、消费能力强,能够满足项目当前的运营需求。她也不计划拓展宣传渠道,而是选择全心运营好小红书。这是因为小红书的用户画像与她的目标客户群体高度契合,运用好这一渠道既能保障每期旅行招满客户,还能吸引不少拥有当地旅游资源的人抛来橄榄枝。当被问到在小红书宣传取得不错效果的秘诀时,迟鱼表示:“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海报和文案‘活人’感强。” 他们的宣传没有采用任何标准化的套路和模板,而是真实描绘体验官的在地感受,充分表达对年轻人的关怀与共情。一些合作者也被他们所宣传的品牌理念吸引而来,例如,他们宣传的 “Host” 理念帮助团队成功找到了极光主题旅行团的本地住宿人家。这家人表示,以前也想过和旅行社合作,但那些旅行社一般要求尽量放低姿态为顾客服务,而迟鱼团队的理念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因此愿意开展合作。
遭遇四大 “拦路虎”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迟鱼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
文化差异是她面临的首要难题。北欧人办事效率低、规则性强且灵活性不足,仅在当地注册公司就花费了半年时间。在北欧人的观念里,客户不是上帝,每个人都应平等相待,办事人员不会为个别情况 “破例” 或 “加速”。而且,北欧人非常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时间较短且从不加班,他们认为高效率往往需要牺牲员工个人时间。另外,与德国人因效率导向而注重规则不同,北欧人以安全感为导向遵守制度,他们讨厌不确定性,通常宁可推迟项目,也要 “确保没问题”。
签证问题也曾给团队带来不少困扰。部分旅客遭遇中介欺骗,导致签证办理失败,影响了出行计划。这一状况倒逼迟鱼的团队进行服务升级,将业务拓展至签证办理领域。但许多国人以为北欧申根签特别难办理,转而向中介寻求帮助,可国内的签证中介鱼龙混杂,迟鱼无奈地说:“十个欧洲旅行申根签被拒,8 个是中介材料的问题。”
“高成本、低利润” 和线路开发不足是当前最大的难题。公司的运营成本涵盖交通、人工、景点门票、食宿等多方面,其中用人成本占比最大。北欧工资水平高,比如一期旅行会配备 2 个 Host,每位 Host 一天至少支付 300 欧,若工作时间超过 8 小时,费用更高。不过,交通成本相对较低,因为他们的旅行模式偏重于深度体验一个城市,免去了频繁转换城市所产生的交通费用。初期定价较低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以 6-7 人规模的一周主题旅行为例,每人收费 1.5-2 万元,远低于其他旅行团同等规模游 3-4 万元的定价,一期旅行结束后,成本和收入基本持平。为改善这一状况,团队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缩减成员规模至 6 人,以降低人工成本;二是考虑提高定价,未来主题旅行定价提至 2 万人民币以上。
目前,团队主要开发了瑞典和丹麦的旅行线路,对冰岛、挪威、芬兰的开发仍显不足。而市场调研显示,目标客户群体对冰岛和挪威的旅行线路格外向往。基于此,团队制定了明确的线路拓展计划,未来一年将把旅行线路拓展到 5-6 条,尤其加大对冰岛和挪威旅行点的开发力度。为拓展线路,他们正积极与 B 端合作,一方面已和一些 NGO、NPO 机构展开合作,比如当前正在和深圳的一个创业组织谈合作,有望推出创业主题旅行团;另一方面尝试跟一些北欧在地品牌方,或者有北欧调性需求的品牌方寻求合作,共同进行品牌营销策划,例如迟鱼发现当地有一个生态村,其可持续概念做得十分出色,她准备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作者:杏彩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极端高温来袭,空调市场的爆发与...07-12
- 召回一个充电宝的社会成本:从企...07-12
- 夜景终于不再是手机的短板:华为...07-12
- 两次考研失败后,她靠 “反套路北...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