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计亏损超18亿元,五大上市氢能企业竟无一盈利
日期:2025-04-08 10:41:43 / 人气:40
中国氢能产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反映了新兴技术商业化初期的典型挑战,结合行业现状与财报数据,可从以下维度深入分析:
一、核心亏损原因解析
商业化进程滞后
氢燃料电池车2024年销量增速骤降至8%(2023年为42%),累计2.4万辆的规模仅完成2025年政策目标的48%,直接导致上游订单萎缩。重塑能源燃料电池系统收入腰斩(-48.19%)正是终端需求疲软的连锁反应。
产业链结构性矛盾
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不足形成"鸡生蛋"悖论:全国加氢站数量不足500座,且70%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制约车辆推广;而下游需求不足又抑制基建投资。国富氢能加氢站设备收入下滑12.22%印证此困境。
成本与价格双重挤压
技术迭代导致设备快速贬值(如电解槽价格两年下降40%),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金源氢化案例中,粗苯价格涨幅(12%)超过产品(8%)的4%剪刀差,直接吞噬3023万半年利润至全年亏损。
二、企业战略分化比较
企业 业务重心 2024年关键指标 应对策略
重塑能源 燃料电池系统 营收↓27.53%,系统收入↓48.19% 向上游制氢设备延伸
国富氢能 储运设备 亏损扩大186.86% 港股IPO融资
亿华通 燃料电池 营收↓54.21% 控股权换旭阳集团氢能资产
金源氢化 化工制氢 营收↑33.12%但转亏 传统化工业务输血
三、行业破局关键路径
技术降本突破点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双极板成本占比达28%,当前石墨板寿命仅5000小时(目标30000小时)。潍柴动力2023年研发的金属双极板使电堆成本降低40%,此类突破亟待普及。
应用场景重构
短期应聚焦港口机械、冷链物流等封闭场景(如上海洋山港氢能重卡示范),这类场景加氢需求集中且易管控,比乘用车更易形成商业闭环。
四、国际经验镜鉴
韩国现代NEXO通过政府补贴将售价从6.8万美元降至3.5万美元,配合加氢站建设,实现2023年全球销量占比达52%。我国需警惕单纯追求企业数量(3662家)而忽视产业协同的"虚火"现象。
当前亏损阵痛实为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必经阶段。随着绿氢成本有望在2030年降至20元/kg(当前为30-40元),叠加液氢储运技术突破,行业或将迎来"L型"复苏。企业生存关键在于构建"技术专利池+场景解决方案"的双重护城河,而非单纯依赖财政补贴。
一、核心亏损原因解析
商业化进程滞后
氢燃料电池车2024年销量增速骤降至8%(2023年为42%),累计2.4万辆的规模仅完成2025年政策目标的48%,直接导致上游订单萎缩。重塑能源燃料电池系统收入腰斩(-48.19%)正是终端需求疲软的连锁反应。
产业链结构性矛盾
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不足形成"鸡生蛋"悖论:全国加氢站数量不足500座,且70%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制约车辆推广;而下游需求不足又抑制基建投资。国富氢能加氢站设备收入下滑12.22%印证此困境。
成本与价格双重挤压
技术迭代导致设备快速贬值(如电解槽价格两年下降40%),而原材料成本持续上升。金源氢化案例中,粗苯价格涨幅(12%)超过产品(8%)的4%剪刀差,直接吞噬3023万半年利润至全年亏损。
二、企业战略分化比较
企业 业务重心 2024年关键指标 应对策略
重塑能源 燃料电池系统 营收↓27.53%,系统收入↓48.19% 向上游制氢设备延伸
国富氢能 储运设备 亏损扩大186.86% 港股IPO融资
亿华通 燃料电池 营收↓54.21% 控股权换旭阳集团氢能资产
金源氢化 化工制氢 营收↑33.12%但转亏 传统化工业务输血
三、行业破局关键路径
政策杠杆需精准发力
技术降本突破点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双极板成本占比达28%,当前石墨板寿命仅5000小时(目标30000小时)。潍柴动力2023年研发的金属双极板使电堆成本降低40%,此类突破亟待普及。
应用场景重构
短期应聚焦港口机械、冷链物流等封闭场景(如上海洋山港氢能重卡示范),这类场景加氢需求集中且易管控,比乘用车更易形成商业闭环。
四、国际经验镜鉴
韩国现代NEXO通过政府补贴将售价从6.8万美元降至3.5万美元,配合加氢站建设,实现2023年全球销量占比达52%。我国需警惕单纯追求企业数量(3662家)而忽视产业协同的"虚火"现象。
当前亏损阵痛实为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必经阶段。随着绿氢成本有望在2030年降至20元/kg(当前为30-40元),叠加液氢储运技术突破,行业或将迎来"L型"复苏。企业生存关键在于构建"技术专利池+场景解决方案"的双重护城河,而非单纯依赖财政补贴。
作者:杏彩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印度系国际学校在日本的热捧之...05-04
- 蔚来李斌的「技术-品牌-基建」铁...05-04
- 优酷平台预算缩水,男频剧前路...05-04
- 从鸭货三巨头到“难兄难弟” 煌上...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