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纯电续航越来越长,是进步还是偏离初心?

日期:2025-08-18 16:47:30 / 人气:21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增程动力已成为技术“新贵”。曾经被车企摒弃的增程技术,如今凭借续航长、补能快等优势成为市场主流,且增程车型的电池容量大幅增加,技术路径从“小电池 + 大增程器”向“大电池 + 小增程器”演进。这一趋势引发了行业对于增程技术是进步还是偏离初心的思考。

增程车火拼纯电续航

续航里程与电池容量快速增长

近年来,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实现了飞跃式提升。2021年,主流增程车型如理想ONE、赛力斯SF5、岚图FREE的WLTC纯电续航分别为145km、150km和123km,电池包分别为40.5kWh、35kWh和33kWh,平均36.17kWh。到2023年,这些车型的电池包容量有所增加,平均容量为43.77kWh,增长约20.54%。2025年,平均电池容量进一步增长至45.47kWh,两年间增长19.68%。

不仅增程车型如此,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在不断延长。比亚迪宋PLUS、哈弗枭龙、魏牌蓝山等车型的纯电续航和电池包容量都有显著提升。目前市面上75款增程车中,续航超150km、200km、250km的车型占比分别为92%、48%和20%。此外,智己LS6、尊界S800增程版、广汽昊铂HL增程版、极氪9X、全新岚图梦想家高功率四驱版、小鹏X9增程版等新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车型,纯电续航也不断增加,增程车的纯电续航大比拼愈演愈烈。

中高端增程车推动电池扩容

市面上的增程车型多为中高端中大型车,如问界M系列、理想L系列等。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大电池能提升消费者驾乘体验,但并非所有增程式混动车型都要配备大电池,中高端车型更适合配备大电池。

多因素催生大电池增程

成本与设施因素

电池成本的下降为车企加大电池容量提供了经济基础。过去十年间,动力电池的单位成本下降了超过80%,从2013年的2000元/kWh降至300元/kWh左右。快充桩的普及也为长续航车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国公共充电设施不断增加,县域和乡镇覆盖率较高,家用私人慢充桩的充电效率也大幅提升,长续航的增程车几乎可以当纯电车用。

用户需求与市场竞争

用户对纯电续航的需求是推动增程车纯电续航竞赛的主要因素。在大城市,纯电续航里程的增加满足了用户日常通勤的需求。先发车企建立品牌口碑后,后来者通过加大电池包、提升纯电续航来吸引消费者,在竞争激烈的15万元左右混动市场,车企为寻找差异化和噱头,纷纷加大电池包和油箱。

政策因素

中国汽车行业的“双积分”政策对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型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显著影响。虽然政策核心并非单纯推动纯电续航里程攀升,但大电池包可支持更长纯电行驶,减少发动机启动频次,降低综合油耗,因此车企更愿意做大电池包。

电池越大对用户越好?

利弊交织

增程车型电池容量增大对用户的影响利弊交织。一方面,购车成本上升,增加电池包虽叠加系统成本后每度电成本增加,但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车重增加导致纯电模式和馈电模式下的电耗增加,馈电油耗不降反升。而且大电池充电时间长,即便使用快充也需约1小时。另一方面,快充会伤害电池,影响使用寿命,车重增加还会加剧轮胎磨损。

充电设施待完善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公共快充桩平均功率仅为106.9kW,难以满足大容量电池车型快速充电的需求。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已发布通知,加强大功率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统筹。

增程车将向何处去

行业观点不一

对于增程和插混车型的技术发展走向,行业观点不一。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时帅认为插混、增程是“过渡性”技术方案,未来纯电车将成为主流。但也有更多观点认为增混车型已具备成为单独类别的可能,中国乘用车全面电动化完成后,增程、插混车型体量将越来越大。

电池包大小争议

对于增程和插混车的电池包是否应该做大,目前也众说纷纭。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认为增程汽车发展方向是大电池,最终走向纯电;姚春德认为“小电池 + 大增程器”和“大电池 + 小增程器”哪种方案合理取决于市场和资源情况;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表示新能源车搭载大容量电池势不可挡,但增程车电池容量未来会缩小,原因包括技术演进、减少资源用量和面向国际化竞争等。

增程车纯电续航越来越长这一现象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影响。虽然大电池增程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的驾乘体验,但也带来了成本、能耗和损耗等问题。未来,增程技术的发展方向仍需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不断探索。

作者:杏彩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