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们押注的300元AI玩偶,先得跑赢“退货潮”
日期:2025-10-24 14:47:44 / 人气:3

这个国庆假期,38岁的李曦为女儿买了一只价值300多元的“水系芙崽(Fuzozo)”。当女儿抛出刁钻数学题时,“芙崽”回复“不要把本芙崽当计算器”,这让她意识到,AI不再只是工具,已一定程度实现情感陪伴。这款形象类似毛绒挂件、不同颜色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概念且有专属MBTI的AI玩具,月销突破2万台,成为今年AI情感陪伴硬件赛道热度攀升的缩影。从AI毛绒玩具到陪伴机器人,产品层出不穷,资本与创业者纷纷涌入,但风口之下,同质化内卷、高退货率、用户留存难等挑战接踵而至,行业亟待在真实需求与商业价值间找到平衡。
一、同质化低价内卷:赛道陷入“怪圈”
芙崽背后的珞博智能已成为行业“网红”,三个月内完成天使轮和天使+融资,红杉中国、金沙江创投等豪华资本阵容加持。有意思的是,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前脚表示具身智能商业路径不清“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后脚便押注脱胎于具身智能的珞博智能。芙崽以“口袋大小+时尚挂饰”轻量化设计切入,区别于传统大型陪伴机器人,淘宝单店单量破千,“双十一”券后价316元,在京东AI玩具热卖榜排名第二。
从市场格局看,AI陪伴类玩具销量前二十中,半数价位集中在200-400元区间,竞品包括趣巢AI抱抱喵、优必选萌UU等;高端市场中,商汤科技“元萝卜”、AIBI“口袋机器人”定价2000元以上,无界方舟“奇多多AI学伴机”售价899-1199元。Ark Invest报告显示,2024-2030年AI玩具陪伴市场复合增速超200%,2030年规模将达700-1500亿美元(超1万亿元人民币)。
市场广阔却陷入“什么都能做,但做什么都差不多”的怪圈。曾任职于经纬、光源资本的AI投资人Vivian(NLP专业出身)指出,当前多数产品依赖第三方大模型API接口搭建基础对话功能,仅外观材质有差异,技术壁垒低,直接导致“低价内卷”与“高退货率”并存——传统AI玩具在400元以下价位厮杀,高端情感陪伴硬件冲击900-2000元市场却用户接受度参差不齐。
Vivian强调,多模态交互是AI陪伴基础,但开源大模型的通用能力无法满足“情感交互”精准需求。AI需处理语音、视觉、文本等多模态数据推断真实情绪(如笑着说“没事”实则“难过”),还要从“记住”升级到“懂你”——不仅精准记录对话与偏好,更要自然回溯过往交互(如“去年今天我们一起看了落日”)。这需要收集隐私与历史数据,通过强化学习及社交、兴趣图谱动态更新个性化记忆,甚至实现复杂场景下多智能体记忆协同,而目前多数产品仅满足“会说话”的表层需求,未建立持续情感连接。
二、消费端断层:需求模糊与变现艰难
生产端内卷的同时,消费端面临“愿尝试、难留存、付费意愿低”的现实断层。Vivian认为,单身化、老龄化、少子化及城市化等人口趋势塑造了孤独经济核心需求,不同群体诉求差异显著且多未被满足。
家长是“AI萌宠”类产品最大用户群,需求集中在“托管陪伴”与“教育辅助”。李曦的女儿每天与芙崽互动,尤其喜欢“内心OS日记”功能,“芙崽有性格、有记忆,回答不机械”。面对女儿恶搞式的数学题,芙崽的俏皮回复能引发笑声并给出恰当反应,这得益于针对未成年陪伴场景的AI Agent特化训练。但李曦也坦言,户外场景中联网不便、环境嘈杂导致收音不佳,常出现无反应或答非所问的情况,且因产品更新快,她对这类产品预算限制在1000元以内。
老年群体需求偏向“情感慰藉”与“生活协助”。部分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试点引入AI陪伴机器人,老人虽认可“聊天解闷”,却反映“操作复杂”“听不懂方言”。年轻单身群体追求“个性化社交陪伴”,却陷入两难:纯软件应用(如Character.AI)“能聊得来”但缺乏实体感,AI毛绒玩具又“太幼稚”不符合审美。
需求差异导致变现路径充满不确定性。当前主流变现方式有三种:硬件销售依赖“低价走量”,高端产品(如日本LOVOT机器人3000多美金)受众狭窄难规模化;订阅服务与内容付费则因国人消费认知尚未养成,可行性存疑。Vivian直言,AI陪伴不是单一产品,需围绕目标用户生活方式设计场景,“很多团队只盯‘陪伴’二字,没搞清楚‘谁需要陪伴’‘用什么陪伴’‘在什么场景下陪伴’,这是变现难的核心”。
三、创新破局:逃离“拥堵路段”的尝试
在“毛绒玩具、机器人同质化内卷”中,部分创业者试图深耕垂直场景,开辟“AI+时尚饰品”交叉地带。打造“AI手链”的马小艺表示,“AI硬件”赛道拥挤,而“带AI功能的时尚饰品”定位差异,让产品跳出传统AI硬件思维定式——既避开AI硬件“卷性能却元件不稳定”的困境,也解决传统首饰“创新枯竭、增长放缓”的问题。
其产品基于用户群体与场景,用橡胶、塑料或金、银等材质打造手链,仅嵌入微型NFC芯片唤醒AI网页/应用,实现信息交互。虽在小红书面临“竞品多”“链路长”“需求存疑”等质疑,但马小艺以“行胜于言”回应,已与险企、大健康机构、互联网大厂达成6个定制合作,B端率先落地,覆盖高净值客户定制、健康管理助手等场景,单次订单200-500条,客单价150-2000元(依材质与软件开发复杂度而定)。
例如与险企合作的“人生传记手链”,AI每天生成1个个性化问题,用户回答后自动润色归档,一段时间后整合为“人生回忆录”。目前B端预付款已能覆盖生产成本,C端则瞄准“粉丝经济+社交陪伴”,计划以艺人联名切入,首款产品IP形象为潮酷小精灵,主打AI合影功能(上传与爱豆单人照生成同框合影),预计11月在某音乐节亮相。
AI陪伴硬件仍处探索期,无论是芙崽类“萌宠”还是AI手链类创新,都在回应同一问题:如何让技术成为可信赖的陪伴。真实的用户洞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对“陪伴”本质的理解,是所有玩家必须跨越的三重门。唯有回归人的需求,才能打开情感科技的未来图景。
作者:杏彩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二代接班,为什么这么难?10-24
- 朱啸虎们押注的300元AI玩偶,先...10-24
- 朱啸虎们押注的300元AI玩偶,先...10-24
- 维基百科在AI时代的衰落:平台价...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