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因:服饰业务增长乏力,美妆成“破局尝试”
日期:2025-09-27 21:01:57 / 人气:34
2025年9月,国际快时尚服饰集团在美妆领域动作频频:Gap集团官宣秋季在老海军150家门店推美妆产品并设“美妆店中店”;Zara推出首个护发系列,从彩妆香水拓展至洗护领域;H&M集团旗下COS推香氛系列、H&M Beauty登陆印度……此前LVMH也推出同名美妆品牌,开快闪店造势。据亿邦动力统计,2025年至今至少23个时装品牌进军美妆或开拓新美妆个护品类。这场潮流究竟是行业新故事,还是经济下行期的无奈之举?时装品牌跨界美妆,能否“救时尚于水火”?
多数快时尚巨头跨界美妆的直接动因,是核心服饰业务增长承压。Gap集团2025财年Q2净销售额同比仅增0.13%,净利润增速从76.07%骤降至4.85%,上半年净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仍降6.78%。作为集团“营收支柱”的老海军,Q2净销售额仅微增1.27%,门店数量还在缩减。在此背景下,Gap拓展美妆品类的消息一出,股价上涨近6%,足见市场对其拓新之举的期待。
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1.6%,但Zara品牌净销售额增速仅0.9%,为近五年最慢;毛利率同比下降5个基点,归母净利润微增0.8%。增长放缓下,Zara从彩妆香水延伸至护发领域,推出33款洗护产品,迈出品类拓展新步。而H&M集团则已进入下行周期:2024年12月至2025年8月净销售额同比下跌1.87%,净利润下跌8.82%,门店总数同比减少180家,主品牌H&M连续5年关店。服饰业务的颓势,倒逼这些巨头向美妆寻找新增长曲线。
路径:授权为主流,香水成“敲门砖”
时装品牌跨界美妆,多选择“授权模式”——将设计、研发、生产、分销全权交给美妆巨头,自身提供品牌灵感与调性。2025年设计师品牌Palm Angels卖给Bluestar Alliance后,与露华浓签署香水授权协议;露华浓同时还与说唱歌手Ice Spice合作,瞄准Z世代客群。这种模式并非新鲜事:蔻驰10年前将香水业务交予Interparfums,Prada 5年前把美妆香水业务交给欧莱雅集团,2025年双方均延续合作,Miu Miu首款香水也成功推出;法国皮具Longchamp同样选择与Interparfums合作,计划2027年推香氛。
值得注意的是,“香水”几乎是所有时尚品牌跨界美妆的“第一步”。无论是设计师品牌Palm Angels、Longchamp,还是高奢品牌Christian Louboutin,均以香水为切入点。这背后的逻辑在于:香水承载品牌调性,研发门槛相对较低,且美妆巨头在香水领域的供应链与渠道优势明显,能帮助时尚品牌快速落地产品,降低试错成本。
挑战:美妆难成“救命稻草”,盈利承压成共性问题
从行业“前辈”的表现来看,美妆并非时尚品牌的“万能解药”。Christian Louboutin与Puig合作美妆业务,但其彩妆线2024年上半年拖累Puig彩妆部门销售额下降1.79%,2025年财报中该品牌对营收的影响已被淡化。即便是奢侈品巨头LVMH,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净利润均现近五年最大跌幅,时装与皮具业务营业利润暴跌17.65%;尽管香水与化妆品业务是集团“最稳定板块”,营业利润仅降4.49%,但10.4%的营业利润率远低于集团整体22.64%的均值,且新推出的同名美妆品牌能否提升盈利能力仍存疑。
爱马仕、开云集团的美妆业务同样承压:爱马仕香水美妆业务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微降4.25%,为近5年首次下滑;开云集团2022年将美妆业务转为自营,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增长8.7%至1.5亿欧元,但仍亏损0.6亿欧元。此外,2025年时尚品牌拓展美妆版图多选择“自主拓品”,仅有Frasers集团曾考虑收购美妆公司Revolution Beauty,却最终放弃。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集体涌入美妆赛道的快时尚巨头,能否实现预期增长,仍需时间检验。
作者:杏彩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黄金主题ETF吸金百亿,这波投...10-13
- 学习卡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水资...10-13
- 安全员捡走旅客手机,吉祥航空:...10-13
- 丽江荒野之国公园“画风争议”:...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