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超 6 万!AI 人才遭大厂疯抢:岗位涨 10 倍,5 岗争 2 人
日期:2025-09-17 16:25:08 / 人气:6
当微软的 AI 岗位开出 9 万月薪,当字节跳动的 AI 招聘指数独占鳌头,当 “搜索算法” 岗位出现 5 个职位争抢 2 人的激烈场面 ——2025 年的 AI 人才市场,早已不是普通的 “抢人大战”,而是一场关乎企业生死的战略军备竞赛。脉脉《2025 年 AI 人才流动报告》揭开的残酷真相是:AI 人才已成为数字时代的 “硬通货”,其稀缺性与价值量,正重塑整个就业市场的格局。
一、供需狂潮:岗位涨 10 倍,薪资破 6 万的人才盛宴
AI 领域的人才缺口,正以指数级速度扩大,形成 “需求井喷、供给跟涨、薪酬飙升” 的三角态势。
1. 岗位爆发式增长,大厂与垂类巨头齐发力
2025 年 1-7 月,AI 新发岗位量同比暴涨超 10 倍,简历投递量紧随其后增长 11 倍,供需两旺却仍难掩缺口。从企业布局看,呈现 “互联网大厂主导 + 垂直赛道崛起” 的特征:字节跳动以 29.83 的招聘指数稳居第一,小红书、阿里巴巴紧随其后,而小鹏汽车、自变量机器人等垂直企业也强势上榜,折射出 AI 技术从互联网向汽车、机器人等实体产业渗透的趋势。
更关键的是,AI 已不再是科技公司的 “专属议题”。新经济行业新发岗位的 AI 渗透率已超 10%,较去年提升 10 倍以上,且企业规模越大,渗透率越高 —— 这意味着,从巨头到中小公司,都在押注 AI,人才需求已形成全行业蔓延的态势。
2. 薪资天花板屡破新高,头部企业砸钱抢人
高薪是 AI 人才市场最直接的标签。2025 年上半年,AI 新发岗位平均月薪达 61475 元,较去年上涨 4.33%,而头部企业的薪资更是 “无上限”:微软以 90345 元的平均月薪登顶,平头哥、Wish 紧随其后,京东、华为等大厂的月薪也稳定在 6.5 万 - 6.8 万元区间。
细分到岗位,“AI 科学家 / 负责人” 月薪超 13 万元断层领先,大模型算法、搜索算法等核心技术岗月薪均突破 6.5 万元。这种薪资水平,不仅远超其他行业,甚至比互联网行业的核心岗位还要高出 30% 以上,堪称 “就业市场的天花板”。
二、稀缺核心:算法岗霸榜,非技术岗崛起的人才结构
AI 人才的稀缺性并非 “全面紧缺”,而是呈现 “技术岗核心、非技术岗补位” 的结构化特征,不同岗位的竞争激烈程度天差地别。
1. 算法岗成 “兵家必争之地”,5 岗抢 2 人成常态
在热招岗位 TOP20 中,过半与算法强相关,“大模型算法” 以 94.16 的招聘指数高居榜首;而在人才紧缺度榜单中,算法岗更是全面霸榜 ——“搜索算法” 的供需比仅为 0.39,相当于 5 个岗位争夺 2 名人才,成为最稀缺的 AI 岗位。
这背后是算法对企业的战略价值:搜索算法、广告算法、推荐算法直接关系到互联网平台的商业化变现能力;云计算、AI Infra 等岗位则支撑着大模型的运行效率;而语音识别、营销算法等垂直场景算法人才,更是企业落地行业解决方案的关键。这些岗位不仅要求扎实的技术功底,更需具备业务理解能力,复合型人才尤为稀缺。
2. 非技术岗迎爆发期,7.7 倍增长背后的需求逻辑
随着 AI 从 “技术研发” 走向 “产业落地”,非技术岗位的需求正在井喷。2025 年 1-7 月,AI 领域非技术岗量同比增长 7.74 倍,产品、运营、设计成为三大热招方向。这些岗位看似不写代码,却承载着关键职能:AI 产品经理需要衔接技术与市场,设计符合用户需求的 AI 应用;AI 运营则要保障模型落地后的效果优化;AI 设计师需利用 AIGC 工具提升创作效率。
对企业而言,非技术岗是 “技术变现的桥梁”—— 再先进的大模型,若没有懂业务的产品与运营团队,也无法转化为商业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大厂在争抢算法人才的同时,也在大力布局非技术团队的核心原因。
三、抢人逻辑:从 “广撒网” 到 “精准耕” 的战略博弈
大厂的 AI 人才争夺战,早已超越 “高薪挖人” 的初级阶段,进入 “战略匹配 + 雇主品牌” 的深层博弈,而人才的高流动性则让这场竞赛更添变数。
1. 企业竞争:从 “增量争夺” 到 “存量深耕”
商汤科技张春娟的判断精准点明了行业趋势:AI 人才竞争已从 “广撒网” 的增量争夺,转向 “精准匹配” 的存量深耕。字节跳动、腾讯等大厂之所以能稳居 “值得去 AI 雇主” 前列,不仅靠高薪,更靠技术布局的吸引力 —— 字节的大模型生态、腾讯的 AI + 产业场景,能为人才提供技术落地的广阔平台。
垂直企业则靠 “赛道聚焦” 突围:小鹏汽车的 AI 自动驾驶、自变量机器人的智能硬件,吸引着对特定领域有热情的专业人才。这种 “精准匹配”,比单纯的薪资比拼更能留住核心人才。
2. 人才流动:平均在职 2 年,跳槽成常态
AI 人才的高价值,也伴随着高流动性。数据显示,AI 岗位员工平均在职时长仅 2.02 年,远低于新经济领域 2.91 年的平均水平,且 62.99% 的人才计划在一年内跳槽。这种高流动性,一方面源于企业需求旺盛,跳槽往往意味着薪资暴涨 30%-50%;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行业尚处于快速发展期,人才仍在寻找最匹配的发展平台。
对企业而言,这意味着 “抢人” 是长期战役:不仅要靠高薪吸引,更要靠清晰的技术路线、完善的成长体系、有竞争力的项目布局,才能留住核心人才。
结语:AI 人才战,定义下一个科技时代
当 AI 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人才就成了打通 “技术 - 产品 - 商业” 的关键枢纽。这场月薪超 6 万的抢人大战,本质是企业对未来技术壁垒与商业价值的战略投资 —— 谁能抢到核心人才,谁就能在智能重构的浪潮中占据先机。
对求职者而言,AI 领域的爆发是难得的机遇,但也需清醒认知:算法岗的高薪资背后是高强度的技术迭代压力,非技术岗的增长则要求 “技术理解 + 业务能力” 的双重储备。而对行业而言,随着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与产业需求的沉淀,这场 “军备竞赛” 终将回归理性,但 AI 人才的核心价值,仍将在未来十年持续凸显 —— 因为他们正在定义下一个科技时代的发展轨迹。
作者:杏彩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48 岁布雷迪复出:一场腰旗橄榄球...09-17
- 太二闭店、京东入局与酒店 “抱娃...09-17
- 月薪超 6 万!AI 人才遭大厂疯抢...09-17
- 甲骨文:“一树梨花压海棠”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