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 卷走 4500 万元跑了:揭开荐股诈骗的层层套路
日期:2025-08-18 16:47:08 / 人气:25

“这是给你们的一个小教训,不要觉得太难过!我们不骗你,还有人骗你。” 这是 “A 龙头教父”(下称 “教父”)的 “跑路宣言”。一句轻飘飘的话语背后,是众多投资者血本无归的惨痛经历。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7 月,投资者刘女士跟着 “教父” 炒股,从最初的 “一对一带” 到后来在其推荐的中粤优配 APP 跟单,最终在 2025 年 7 月 8 日遭遇账户 “锁仓” 无法提现,20 万元本金打了水漂。据不完全统计,仅中粤优配和中科利华两个平台,被骗金额就超过 4500 万元,此类以 “荐股” 为幌子的 “杀猪盘” 诈骗,正以更隐蔽、更多样的方式收割着投资者的血汗钱。
从正规平台到小众软件:诈骗引流的新路径
如今的诈骗团伙早已告别了过去单一的电话、短信接触模式,转而在社交平台、电商软件、短视频平台、直播间等多渠道活动,通过多个平台相互引流,手段愈发隐蔽且无孔不入。
刘女士的遭遇颇具代表性。2024 年 10 月底,她在国内某券商开户炒股亏损 10% 后,在社交平台看到一条 “晒战绩” 的评论,被引导关注一个公众号,进而下载了 “Workplace” 聊天软件并添加 “教父” 为好友,之后又转移至另一聊天软件 SafeW。
投资者董先生则是被亲属推荐了财客来软件,亲属称 “有人能带着炒股,每天都能拿一个涨停板,每个月可以赚取超 60% 的利润”。下载财客来并输入 “邀请码” 后,他被自动添加了自称国泰海通证券投资顾问的 “吴鑫”,“吴鑫” 提供的姓名和证券执业编号均可在官方网站查询到,随后被引导下载 “国泰海通财通机构版” 软件,并拉入炒股群聊,群内每天都有人晒涨停板收益,一步步诱使其入局。
这些诈骗引流往往利用投资者急于盈利或挽回亏损的心理,先以 “高回报”“内幕消息” 等诱饵吸引注意力,再逐步将其引导至小众聊天软件和交易软件,脱离正规监管视野,为后续诈骗铺路。
“养熟” 再 “收割”:步步为营的诈骗套路
在各种荐股骗局中,“高额回报” 是核心诱饵,“一对一”“内幕票”“打新股”“量化交易”“机构账户”“游资配合” 等则是常用套路,整个过程如同 “养杀猪”,先 “养熟” 再 “收割”。
刘女士最初被 “教父” 承诺年收益率可达 100% 吸引,缴纳了 1.98 万元 / 年的服务费,款项却转入个人银行卡,且未签正规合同。在按 “教父” 指示操作亏损超 30% 后,“教父” 将原因归咎于其操作不当,并于 2025 年 4 月声称游资将接手布局,需使用中粤优配 APP,承诺半年内赚回亏损并实现本金翻倍,否则三倍退还会员费。刘女士为止损下载该 APP,多次充值共计 18.92 万元,期间虽小额提取 2 万元,但被阻止提取更多本金。直到 2025 年 7 月参与打新时,被要求再转账 10 万元否则冻结账户,她才意识到被骗。
中科利华的投资者也遭遇了类似套路。自称 “民间股神” 的 “张伟” 先通过炒股群带领成员实现小额盈利,直播 “授课指导” 包装专业人设,而后在 2025 年 5 月鼓吹 “炒低价牛股” 并推出 “配资通道”,诱导投资者下载中科利华 APP 交易,声称能 “每天做差价稳赚”。7 月,又以 “游资进群”“3000 万资金计划” 为诱饵刺激投资者追加资金,最终在投资者试图提现时失联,而该 APP 显示的大盘、个股走势与正规交易软件完全不符,所谓交易全是虚假的。
这种 “养熟” 过程少则数月,多则近一年,诈骗团伙通过前期小恩小惠或营造盈利假象获取信任,待投资者投入更多资金后,便以各种理由阻止提现,最终卷款跑路。
撕开 “合法” 外衣:诈骗团伙的伪装术
荐股诈骗团伙深谙包装之道,常披上 “合法”“专业” 的外衣,让投资者难辨真伪。他们会注册 “投资咨询”“私募基金”“广告咨询” 等各类公司,冒用正规机构的图标和人员信息,甚至向投资者发送 AI 合成的办公场所、红头文件和假冒身份证图片。
中粤优配背后的 “中粤(广东)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虽包括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和证券投资咨询,但需经相关部门批准方可开展,且未出现在具备资质的机构名单中,今年 6 月底经营状态已显示 “异常”。刘女士充值的收款方是 “吉林省卿辰广告有限公司”,一家 2024 年新成立的小微企业,与证券投资毫无关联。
董先生遭遇的则是不法分子假冒证券公司,“吴鑫” 声称的 “机构 OTC 账户”“保证金” 等均为虚假内容。国泰海通证券明确表示,OTC 产品账户仅可用于购买私募类产品、收益凭证等业务,与场内交易无关,且遵循严格的实名制要求,个人客户无法开立所谓的机构 OTC 账户,正规券商的 “银证转账” 款项只在投资者实名账户和绑定的银行卡之间流转。
这些伪装手段利用了普通投资者对金融机构运作流程不熟悉的弱点,增加了骗局的迷惑性。
防范与打击:多方合力筑牢防线
面对不断迭代进化的诈骗手段,防范和打击需要多方合力。目前,已有券商通过技术手段主动打击假冒 APP 的非法证券活动,如国泰海通证券 2025 年 1 月至 7 月累计主动监测并关停假冒网站超过千例,仿冒 APP 超百例,仿冒社交媒体账号数十例。
监管部门也及时发声提醒,四川证监局明确指出,未取得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有偿提供个股投资分析等行为均是非法荐股,宣称能实现低风险、高收益并诱使转账的行为均是诈骗。多家券商也密集发布公告,曝光非法证券及诈骗活动,提醒投资者留存证据并向公安部门、监管部门报案。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需构建 “投资者警惕 + 监管高压 + 平台技术治理” 的闭环体系。投资者要牢记 “股市无捷径,理性才是真防护”;监管层面需强化技术穿透与跨境协作;社交平台与直播网站等要升级内容审核机制,拦截诈骗关键词,封禁仿冒账号,监控异常交易行为,防止诈骗信息扩散。
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 “高回报”“内幕消息”,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平台进行投资,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官方核实,切实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作者:杏彩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斗鱼之困:盈利表象下的重重危机08-26
- 什么困住了赵露思?08-26
- Databricks:700 亿融资引爆硅谷...08-26
- 赤脚健身:返璞归真的健康新选择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