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天账期,18 家上市车企做到了吗?
日期:2025-09-13 16:24:41 / 人气:8
随着蔚来发布最新财报,国内主流上市车企 2025 年半年报已全部披露。今年上半年,“反内卷” 成为汽车行业核心关键词之一,相关部门、行业协会、车企及经销商等多方共同发声支持 “反内卷”,其中 17 家车企联合承诺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 60 天以内,为零部件企业纾困输血的举措备受外界关注。如今半年报收官,承诺的落实成效迎来检验窗口。《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 18 家上市车企半年报后发现,截至上半年,这些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合计达 10209.03 亿元,较去年末减少 629.34 亿元;但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均值升至 192.46 天,较去年末增加 6.17 天,呈现出 “总额降、账期拉长” 的背离态势。
一、应付账款:14 家车企规模下降,4 家逆势增长
从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变化来看,今年上半年有 14 家车企较去年末出现下降。其中,长安汽车、上汽集团和吉利汽车下降金额最为显著,分别减少 240.85 亿元、105.91 亿元和 81.24 亿元;从下降幅度而言,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广汽集团位列前三。
与之相反,蔚来、小鹏汽车、零跑汽车和江铃汽车上半年末的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较去年末有所增加。小鹏汽车半年内增加 76.07 亿元,增幅达 32.96%;零跑汽车增加 44.25 亿元,增幅 23.41%。有分析人士指出,这两家车企销量增长带动上游供应链采购规模扩大,进而导致应付账款及票据增加;同时,交付量提升也让它们在供应链中的议价能力增强,能更有效地借助供应商资金支持,推动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上升。
从具体企业规模来看,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位居 “应付款前三”,上半年应付账款及票据分别达 2366.86 亿元、2305.53 亿元和 1050.61 亿元,均突破千亿元关口。
二、周转天数:仅 6 家缩短,11 家延长
与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变化不同,从周转天数来看,今年上半年仅有 6 家车企较去年末实现改善,分别是上汽集团、长安汽车、小鹏汽车、北汽蓝谷、海马汽车与众泰汽车。其中,小鹏汽车表现突出,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为 170 天,较去年末缩短约 63 天,成为账期缩短幅度最大的车企。
7 月 12 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发文表示:“经过近一个月的内部反复讨论,小鹏制定了账期调整和执行的相关步骤,并开始推动向前。” 记者了解到,今年 7 月,小鹏汽车部分供应商已收到邮件,其中提及 “基于对长期合作的长远考虑,开始启动签署相关补充协议工作 —— 付款账期缩短至 60 天内”。
其余 11 家车企的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则出现增长。赛力斯上半年周转天数达 266.3 天,较去年末增加 100 多天;比亚迪增加近 15 天至 142 天左右;理想汽车增加约 43 天至 208 天;江淮汽车增加 27 天多至接近 218 天。众泰汽车、赛力斯、海马汽车更是位列 “账期最长” 前三。
对于 “应付账款总额降但周转天数升” 的现象,有分析认为,上半年车企普遍回款加快、现金充裕,存在主动提前付款的情况;此外,“60 天账期承诺” 始于 6 月 10 日至 11 日,而半年报截止时间为 6 月底,账期变化尚未能明显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周转天数变化不大,部分企业已在财报中明确表态将优化账期,例如比亚迪在财报中提及,上半年进一步优化账期管理及渠道管理,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处于汽车行业较低水平。
三、落实难点:现金储备与内部协调成关键
从车企现金流变化中,也能看出其为优化账期所做的努力。以理想汽车为例,其二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30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4.3 亿元大幅增加,但自由现金流为 - 38 亿元,同比 “恶化” 超一倍,较一季度的 - 25 亿元进一步扩大。理想汽车方面解释,这一变化主要是为响应 “60 天账期” 监管要求,将供应商付款周期从 3 至 4 个月缩短至 60 天。理想汽车首席财务官李铁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预计公司第四季度现金流将得到改善。
记者从理想汽车获悉,该公司已于 7 月中旬完成对所有直采供应商的账期调整,合同账期定为 60 天,按月度支付,每月有两次统一支付期;结算形式上,绝大部分采用电汇,仅少量使用银行承兑。有供应商反馈:“理想汽车的账期改为 60 天,直接付现款,没有承兑。”
不过,车企调整供应商账期涉及多个复杂环节,并非一蹴而就。记者了解到,不少企业在 7 月才完成相关工作。8 月 11 日,距离承诺正好过去 60 天,工信部披露三家车企执行承诺的调研信息 —— 一汽集团、广汽集团、赛力斯已实现 60 天内支付账款。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落实 60 天账期的最大障碍可能在于部分车企的资金管理能力和内部协调机制。例如,如何在短时间内调整资金流,确保按时支付供应商款项,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此外,车企内部的财务、采购、生产等部门之间的协调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确保资金的及时调配和支付。”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则认为,部分车企尚未兑现 “60 天账期” 承诺,与自身现金流承压密切相关,“车企不得不优先保障自身资金链稳定,从而延缓付款”。这些观点均表明,缩短账期本质上是一场 “现金硬仗”,账面资金能否足额覆盖应付账款及票据,是 “60 天结账” 承诺落地的关键。
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口径来看,18 家车企中仅江铃汽车、海马汽车两家公司的账面资金可完全覆盖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若将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与可随时变现的短期理财等纳入 “现金储备” 统计,零跑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的现金储备规模可全额覆盖其应付账款及票据。但即便按现金储备规模估算,仍有部分车企无法全额覆盖,比亚迪、吉利汽车、蔚来等公司的储备规模低于对应的应付账款及票据,短期偿付能力承压。整体而言,“60 天账期” 承诺对国内上市车企来说,仍是一场待完成的 “现金大考”。
作者:杏彩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60 天账期,18 家上市车企做到了...09-13
- “牛市” 氛围下的两张 “面孔”...09-13
- “没人打” 的流感疫苗,降到蜜雪...09-13
- 社会不能一味逃避风险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