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母公司陷贪腐风波:6年薅了1.18亿

日期:2025-08-13 14:51:56 / 人气:27



国内量化投资机构幻方量化近日陷入巨额贪腐风波,涉案金额高达1.18亿元人民币,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

幻方量化:从金融圈到公众视野

很多人或许对“幻方量化”并不熟悉,但提到今年在AI圈引爆热议的大模型DeepSeek,就一定不会陌生。DeepSeek背后正是深耕金融市场的量化私募巨头——幻方量化,梁文锋是两者的创始人。

幻方科技成立于2015年,后更名为浙江九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仍保留幻方量化品牌名,梁文锋在该公司的持股比例达到85%。在量化领域,幻方量化颇具实力,截至2024年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在管基金数量多达473只。今年年初,其关联公司DeepSeek以低成本打造AI大模型一举爆红,让幻方量化从金融圈跨界闯入公众视野。

案件核心:利益输送链条与巨额套利

本次案件的核心人物是幻方的原市场总监李橙。2018至2023年的六年间,李橙涉嫌与招商证券深圳东路营业部时任总经理孟鹏飞(任职期为2018年6月—2023年2月)、招商证券总部私人客户部总经理刘欢等人合谋,利用券商行业“交易佣金40%提成”的制度漏洞实施贪腐。

在券商行业,经纪人成功拉到客户后,券商通常会把客户交易佣金的一部分作为提成奖励给经纪人,招商证券规定最高可返佣金的40%,但监管明令禁止券商直接返佣。孟鹏飞作为核心违规操作者,在其管理的营业部内操作幻方量化的交易业务,安排亲属担任幻方量化的“专属经纪人”,并借用亲属的银行卡账户收取非法所得。招商证券总部的私人客户经理刘欢负责将幻方量化的交易导入孟鹏飞所在的营业部。六年间,三人通过此方式非法套取了高达1.18亿元的绩效奖金,其中约2000余万元流向了李橙,约1000万元流向了刘欢,孟鹏飞个人则占据了超过8000万元。

该案件最早在2024年底爆出,孟鹏飞、刘欢等主要涉案人员彼时已被移交给司法机关处理。幻方量化官方在2024年12月的回应中称,李橙作为当事人“个人确实在协助调查”,公司强调此为“个人行为”,公司“事先不知情”,也未接到监管问询。

李橙其人:张扬的“普通员工”

李橙在过往的从业经历里颇为张扬。2022年3月股市下跌时,他一边在朋友圈画图调侃,一边在渠道群建议“全部赎回”;2023年9月A股阴跌、量化争议升温之际,他发朋友圈“祸水东引”,吐槽部分私募在中国募资却重仓美股、日股的行为;2024年7月股市持续下跌时,他又在朋友圈提出“若股市和房价均跌30%,相当于没亏钱”的观点。另据财新报道,“李橙心气高,整个公司除了创始人根本管不到他,李橙眼里只有梁文锋。” 然而,他并非普通员工,其贪腐行为涉及金额巨大,引发诸多质疑。

灰色地带:返佣利益链与行业问题

李橙案之所以引发强烈关注,不仅是因为涉案金额巨大,更在于它揭开了量化私募与券商合作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灰色地带——返佣利益链。

在量化投资领域,交易频率极高、资金体量庞大,这使得佣金费率成为券商争夺大客户的重要筹码。表面上,行业普遍执行万1到万1.5的低费率,但在部分业务模式中,券商会将扣除成本后的佣金利润按比例返还给负责维护客户的经纪人,以绩效奖金或其他形式发放。这本是激励制度,却在缺乏透明监管的情况下,成为利益输送的温床。

李橙案中的“40%绩效提成”就是典型案例,通过人为导流交易,将巨额佣金集中在特定营业部,再由内部人员瓜分。由于量化私募交易规模大、结算频繁,这种返佣链条一旦建立,不仅收益可观,而且隐蔽性极强,很难被外部察觉。

此外,幻方量化的CEO陆政哲曾在招商银行资管部任职,李橙也曾是招商证券员工,致使幻方和招商系的合作颇为密切,或为此贪腐链条埋下了伏笔。这种利益模式早已不是个案,在业内,一些券商为留住大客户,不惜用“超额返佣”打擦边球,而部分私募机构内部人员也心照不宣地利用职务便利,换取高额回报。监管部门虽三令五申禁止返佣,但在实际执行中,灰色操作依然层出不穷。

公众质疑与潜在危机

尽管公司强调李橙案属“个人行为”,公司并未参与返佣,也未因此获利,但公众舆论早已被涉案金额和内部管理漏洞所吸引。另据天眼查显示,2025年6月,幻方量化旗下浙江九章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张彬芳卸任财务负责人职务,由王贤祖接任。对于一家百亿级资产管理机构来说,内部合规和风控体系的任何瑕疵,都可能演变为致命的信任危机。此次贪腐风波不仅损害了幻方量化的声誉,也为整个量化投资行业敲响了警钟,加强监管和内部管理刻不容缓。

作者:杏彩娱乐




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