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鸭货三巨头到“难兄难弟” 煌上煌、周黑鸭、绝味做错了什么?

日期:2025-05-04 13:17:43 / 人气:7


一、昔日辉煌与今日困境
曾经,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作为鸭货三巨头,风靡大街小巷,是“追剧标配”。然而,2024年它们集体陷入营收、净利润下滑的困境,2025年一季度业绩下滑态势仍未遏制。绝味食品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3.84%至62.57亿元,净利润同比缩水34.04%;周黑鸭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0.7%至24.5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5%;煌上煌2024年营收同比减少9.44%至17.39亿元,净利润同比暴跌42.86%。2025年一季度,绝味食品营收同比下滑11.57%,净利润同比下滑27.29%;煌上煌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3%。

二、业绩下滑原因剖析
(一)市场竞争激烈
面对业绩下滑,三巨头都将原因归结于此。绝味食品称市场竞争加剧致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周黑鸭表示市场竞争激烈且消费者需求演变;煌上煌认为是顾客购买力和消费场景变化所致。

(二)价格因素
高价策略引发不满:尽管原材料成本下降,但三巨头仍维持高价,消费者抱怨“卤味太贵”。以煌上煌为例,77克鸭肠售价15元,换算后约97元/斤;38克卤鸭舌25元,约328元/斤;157克鸭锁骨15元,约48元/斤。这种不按传统“斤”售卖的方式,让价格看似低实则高,消费者感觉遭遇“刺客”。
替代品挤压市场:互联网上卤味制作教程普及,很多人倾向在家DIY,既省钱又能控制口味。“卤味自由”话题讨论量超8000万。同时,量贩零食店如“零食很忙”以更低价格提供同类产品,商超自有熟食品牌凭借供应链优势抢占市场,挤压了传统卤味巨头生存空间。
(三)消费环境变化
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场景发生变化,对休闲零食的需求和消费习惯改变,导致卤味消费减少。

三、门店收缩情况
2024年,绝味食品、周黑鸭、煌上煌合计关店数量约超5000家。截至2025年4月初,绝味食品门店数量为12129家,相较2023年底的15950家减少了3821家;2024年内,周黑鸭门店同比减少785家,煌上煌减少837家,合计关店约1600家。

四、毛利率矛盾现象
尽管业绩下滑,但三巨头毛利率逆势上升。绝味毛利率提升6.1个百分点至33.96%,周黑鸭高达56.8%,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这是因为企业在原材料成本下降时仍维持高价策略,然而高价导致消费者流失,形成矛盾局面。

五、转型尝试与效果
(一)绝味食品
押注“数智化”,2025年推出AI点餐系统“小火鸭”和AI店长“绝智”,试图通过技术优化运营效率,但目前效果未知。

(二)周黑鸭
跨界布局,推出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并尝试复合调味品和方便速食,但新业务对营收占比较低。

(三)煌上煌
曾计划收购糖果企业展翠食品以拓展业务,但因条款分歧告吹,至今仍未找到明确增长点。

六、突围策略探讨
(一)回归性价比
消费者核心诉求是“好吃不贵”,企业需调整定价策略,避免因短期利润牺牲市场份额。紫燕食品凭借佐餐卤制品亲民价格和家庭消费场景,在行业下滑背景下保持稳定增长,值得借鉴。

(二)产品创新
传统鸭脖、鸭掌等缺乏吸引力,可借鉴新兴品牌差异化策略。如王小卤凭借虎皮凤爪、盛香亭凭借热卤快餐迅速占据市场,三巨头应开发更符合健康趋势的新品类。

(三)渠道优化和供应链整合
线上渠道:线上销售表现亮眼,绝味和周黑鸭在京东超市销量增长,未来可加强电商、社区团购等新渠道渗透。
供应链整合:通过规模化采购和冷链物流降低成本,提升产品新鲜度,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行业洗牌期已至,鸭货三巨头若不能迅速调整战略,可能会被更具创新力的新品牌取代。能否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心,或将决定它们的未来命运。

作者:杏彩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杏彩娱乐注册登录平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