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会对美国颇有微词,但“胳膊拧不过大腿”
日期:2025-09-13 16:22:41 / 人气:8
事件背景
9月9日,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轰炸,这一事件引发地区各国与国际社会多方谴责,标志着新一轮巴以冲突导致的动荡外溢至海湾地区。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撇清关系,称得知空袭计划时“为时已晚”,并对袭击感到难过。
以色列袭击卡塔尔的动机
战略层面
- 打击哈马斯政策的延续:以色列政府有最大限度打击乃至消灭哈马斯的既定政策与目标。此前加沙的哈马斯力量已遭受严重打击,所以以色列将目标转向卡塔尔的哈马斯部分高层领导人。
- 卡塔尔与哈马斯的关系:卡塔尔长期以来是哈马斯的支持者,虽不明确支持其军事行动,但与哈马斯关系复杂。卡塔尔支持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而哈马斯是穆兄会的分支组织,卡塔尔和土耳其一起支持伊斯兰主义力量扩大影响力,这与沙特、阿联酋等国立场不同,也是2017年卡塔尔与沙特、阿联酋等国断交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官方层面,2023年10月7日袭击事件之前,卡塔尔对哈马斯支持较高调,提供经济民生援助,哈马斯在卡塔尔设有办事处;民间层面,一些阿拉伯商人、慈善机构暗中支持哈马斯。此外,卡塔尔是美国同穆兄会、哈马斯等伊斯兰主义组织开展联系的中间人,且这一地位得到美国认可。
战术层面
此次袭击是对近日耶路撒冷城发生袭击事件的报复,消息显示该袭击是哈马斯下属的卡桑旅所为,所以以色列认为要做出强硬回应。
行动目的
以色列发动空袭的动机主要包括击杀哈马斯领导人、震慑外界对哈马斯的支持援助,以及对卡塔尔发出警告。
以色列后续行动可能性
短期内不会再度空袭卡塔尔
- 考虑多方关系:以色列要处理与卡塔尔、美国的关系。一方面要给卡塔尔留有情面,限制打击范围,把目标限定为哈马斯人员,而非卡塔尔人员;另一方面,以色列提前告知了美国,鉴于卡塔尔是美国的盟友,且在地区事务中有一定作用,美国在以色列和卡塔尔之间居中调停,以色列会讲究分寸。
- 伤害程度:卡塔尔受到的伤害更多是主权象征意义层面,而非严重的实质性伤害。只要美国调停,以色列会权衡再度打击卡塔尔的利弊。
袭击对美国与海湾国家关系的影响
卡塔尔方面
卡塔尔虽会在舆论和外交层面谴责美国,也会对美国颇有微词,但在与目前的关系中“胳膊拧不过大腿”。美国是卡塔尔的重要靠山,卡塔尔平衡同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关系离不开美国,且卡塔尔对以色列采取报复手段和能力有限,无法承担同美国撕破脸的代价。
其他海湾国家方面
- 与以色列关系现状:阿联酋与巴林在2020年加入《亚伯拉罕协议》并与以色列建交,在科技、安全、贸易领域开展合作,如签署自贸区协定。近两年新一轮巴以冲突中,阿联酋、巴林虽在外交层面谴责以色列,但未实质性影响双方合作。沙特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谈判受美国推动,且卡塔尔与伊朗关系暧昧,沙特与卡塔尔曾有断交危机,关系微妙。
- 以色列行动与海湾国家态度:以色列战机打击卡塔尔可能需穿越约旦和沙特领空甚至空中加油,某种程度上说明沙特默许了此次行动。此次事件整体上不会严重冲击美国与海湾国家之间的盟友关系,对海湾国家同以色列的关系影响也有限,双方关系虽相对停滞但未实质倒退,阿联酋与巴林依然维持同以色列的外交关系。此前伊朗导弹还击美国驻阿联酋军事基地也未导致海湾国家同美国关系恶化,所以对卡塔尔的空袭不太可能逆转海湾国家与美国之间的关系,美国处理中东冲突采取快打快收策略,避免长期卷入。
对哈马斯停火谈判进程的影响
和谈现状
目前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和谈已沦为外交上走过场的形式。以色列一方面与哈马斯谈判,另一方面强调即便达成协议也不会改变占领加沙的既定政策。内塔尼亚胡在空袭卡塔尔当天再度强调会全面占领加沙城,以色列围绕占领加沙提出五项政策原则,不给哈马斯留余地,包括要求其解除武装、释放人质、加沙非军事化、实行全面安全控制、建立特定文职政府。而特朗普提出的“加沙方案”是要“清空”地区并由美国托管开发,阿拉伯国家方案主张加沙交给巴民族权力机构管理,这些方案都与哈马斯无关。加沙地带存活人质不足20人,拯救人质问题更多成为外交姿态。
双方立场
- 哈马斯:鉴于目前艰难局面,若以色列再大打出手,维持谈判姿态能给哈马斯带来国际社会同情与合法性,争取更多国际支持。
- 美国态度:美国基本上默许了以色列的相关政策,接下来可能是以色列完全占领加沙后,美国再与以色列讨论加沙地带的未来。所以从大趋势看,这场谈判没有多少实质性意义,是一种外交姿态。
作者:杏彩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60 天账期,18 家上市车企做到了...09-13
- “牛市” 氛围下的两张 “面孔”...09-13
- “没人打” 的流感疫苗,降到蜜雪...09-13
- 社会不能一味逃避风险09-13